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活动 > 静乐三中:课堂教学展风采 青蓝互学共提升

静乐三中:课堂教学展风采 青蓝互学共提升

2023年03月20日 17:13:08 访问量:798
















静乐三中网讯: 

静乐县第三中学校教研活动          

课堂教学展风采 青蓝互学共提升

  静乐县第三中学校“1-2-1”

课堂教学模式听评课活动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深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今年开学后,我校在去年“1—2—1”课堂教学模式听评课活动基础上,再次积极推进“1—2—1”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2月27日--3月16日,在学校教研室的安排下,我校李秉东、高红艳、李建平、王改青、赵志达、杨秀峰、郑丽萍、李慧芳8位骨干教师分别进行了精彩绝伦的“1—2--1”课堂教学模式公开课教学。本着“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原则,全校上下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


回顾这一轮的听评课活动发现,教师的角色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转变,课堂教学中有众多闪光点,各具特色。教师们都能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PPT课件使用恰到好处,不做作、不牵强。

李秉东老师执教《二次根式的加减》,思路清晰,思维活跃,教态沉稳,富有亲和力,导课创设情境,营造了活泼融洽的课堂气氛,使严谨的数学课变得轻松活泼。

高红艳老师执教《男生女生》,备课充分,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准确到位,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教学流程合理,教与学丝丝入扣,使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课堂教学效果扎实高效。

李建平老师执教《平行线的性质》,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温故知新。教学目标的选择,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出发,化繁为简,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实际演示,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平行线性质的讲授过程,推理严密,拓展到位。

王改青老师讲授《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课型结构完整,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选择合理,导课遵循学科特点,论从史出,用杜甫的两首诗《忆夕》《无家别》导入,融入了学科渗透的思想。课件设计精美,图文并茂,所有问题均用史料、音频、视频资料加以直观展示。整个课堂时刻以问题为线索激发学生的思维敏感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结课从大处着眼,引导学生得出知识构架,归纳条理清晰、项目完整、重点突出,最后用PPT整体复习和把握唐王朝的兴衰起落。

赵志达老师讲授经典篇目《老山界》,备课结合课标,注重落实课标要求的“立德树人的总目标.教学目标的选择注重文本的文学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双重取向。教学设计运用问题导学模式,以任务驱动教学,在朗读感受基础上,要求学生使用圈点、批注方法阅读文本,提炼有效信息,进而感受红军战士身上体现的红军精神。在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半夜宿营冻醒后的环境描写一段,亲自模拟红军战士难以入睡的情态,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专业术语“细读、品味、揣摩、感悟”这些词语所含的意义来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蕴含的红军战士所具有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整个课堂教学中,赵老师遵循循序渐进、适时点拨的原则,张弛有度、不断引导学生走向文本的双重价值取向,让学生明白老山界实质上是红军精神的外化形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之所在。

杨秀峰老师讲授《于至善》,导课注重温故知新,从旧知识“行己有耻”,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解释其所包含的道理,进而让学生明确为人处世的原则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意义进行阐释。引导学生学习“止于至善”,先让学生弄清“止于至善”的字面意思后,用《礼记.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明确,“止于至善”是一种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更是一种对待是非曲直的态度。最后用习总书记提出的对青少年成长的四个要求来阐释如何做到止于至善。整节课杨老师讲授沉稳自如,举例深入浅出,知识架构条理清晰,板书规范、重点突出,学生容易理解。

郑丽萍老师讲授《多山的地形》,教态自然,普通话流畅,备课充分,注重学情,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采用引导式问答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广度,问题设计循序渐进。讲授中南半岛地形,采用分层设色地形图直观形象的特点引导学生总结中南半岛地形特点---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并结合中南半岛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引导学生得出中南半岛河流状况及与我国的关系。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让学生明确中南半岛主要河流源于我国,更加深了学生对中南半岛地形特点的理解和城市人口分布特点及农业特点。讲授马来群岛地形特点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结合地图,分析归纳出地形崎岖,多火山,多海峡、多地震,并对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产生的原因用板块理论进行了阐释,把安全防灾知识融入了课堂。

李慧芳老师讲授八年级下册《Unit2  SectionB》,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如何为他人自愿提供帮助,提高自己的关爱意识。从整节课来看,教师备课充分,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活动流程设计合理,课件设计精美,容量大,听力材料多,导课从生活实例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通过自愿活动例子引入本节课学习内容。通过PPT图片和听力材料主动进行语言输出,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化难为易,通过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习题练习对课内学习内容进行分层次的检测,及时巩固学生的听说鉴赏能力。

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这一轮的听评课活动中,教师们课堂中清晰的思路,活跃的思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本次听评课活动的一大亮点,这些教学方法激发了孩子们强烈求知欲望,营造了活泼融洽的课堂气氛。

评课、议课活动中,老师们围绕所听课程展开了讨论,畅所欲言,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反思和交流,老师们理性的分析,深入的反思,务实的探讨这节课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哪些尚待改进,为何需要改进,应如何改进。评课老师们的发言既肯定了各位做课老师在教学中的闪光点,同时也指出不足之处,为各位做课教师取长补短,再接再厉,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帮助。这次听评课活动有效深化了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研究,引起了我校教师群体之间的反思与共鸣,帮助教师实现了理念的更新,观念的变革,行为的转变。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教学是一门不断探索的艺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伴随着3月的春风,我们将继续携手奋力前行,在万物复苏的时节,努力耕耘,不断开启我校教研教改新的征程。



    李秉东老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



     高红艳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李建平老师严密推理平行线性质



   王改青老师引导学生对比归纳突破难点



赵志达老师激情导课



杨秀峰老师深入阐释“止于至善”的深刻含义




郑丽萍老师指导学生自学马来群岛


李慧芳老师耐心辅导学生课堂习题练习


教师积极参加听课活动

积极研讨赵志达老师的语文课



积极研讨杨秀峰老师的道法课





校领导积极参与听评课教学研讨


想了解我校,请关注下面公众号









编辑:杜变珍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静乐县第三中学校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迎新东街静乐县第三中学校0350-7828060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